分析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时间:2024-03-26 19:29:02
关键字:人机交互 应用 电子产品设计
查看次数: 209 次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技术性的不断增强, 电子产品使用者操作困难程度也不断提升。这种情况下, 设计出与消费者使用需求相符的电子产品, 就成为电子产品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基本特征为入手点, 从设计原则、设计流程、设计效果等方面, 对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前言:可识别性、导航性、可操作性是电子产品人机交互性的主要特征。基于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需要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将自身融入电子产品使用环境中, 综合考虑电子产品使用者在整体系统内主导性, 结合电子产品的个性化应用需求, 保证电子产品使用者与产品的统一。而为了这一目的的有效实现, 对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设计概述

  基于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主要是通过人与机器的交互, 将“所设计电子产品可帮助人们更加安全、高效的完成作业”作为探究人与机器交互的最终目的。对于电子产品设计作业而言, 人机交互系统多为产品通过输出, 或者显示设备, 其涵盖了语音识别、手势输入、视线跟踪等多种具有感知能力的交互体系, 可以为电子产品设计人员提供丰富信息、提示。同时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经输入设备, 向电子产品智能设计系统内输入相关信息, 或者进行问题解答。

  二、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 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应用原则

  首先,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应根据电子产品设计原则, 预先设计电子产品使用环境。在亲身感受电子产品带给人使用感受的同时, 依据可持续发展设计要求, 保证电子产品设计成果与节能环保要求相符。

  其次, 由于电子产品人机交互最终目标是产品与产品使用者之间的交互。因此,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应针对电子产品使用者、电子产品间关系, 将两者进行对等分析, 保证电子产品后期使用便捷性。

  最后, 在电子产品设计阶段, 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使用者间形成的人机交互关系, 涉及了电子产品使用者触觉感受、听觉感受、视觉感受等多个感官。因此,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应采用系统理论, 进行电子产品人机交互设计, 保证电子产品设计效果。

  2. 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应用流程

  以老年人移动手机产品设计为例,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经过分析–创造–评估过程, 利用各模块反馈信息, 逐步完善、改造电子产品。并将评估融入电子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 促使整体电子产品设计过程呈螺旋式上升。

  首先,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老年网络论坛中年龄取样范围为65岁左右的老年群体W为研究对象, 依据市场研究中样本量,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进行虚拟智能化编码。随后在虚拟智能化编码完毕后, 将传统计算机软件控制转换为多接口模式, 将调查样本信息输送至各个控制终端。并在平板编码数字通道内, 进行调查样本信息的转化操作。同时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平板编码数字通道为枢纽, 结合用户指令, 利用短波传播的方式, 智能收集信息并将相关信息进行适当类别的划分。在信息收集完毕后,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利用INTRANET电子产品智能化处理系统, 将最终调查数据进行优先权矩阵排布。根据最终调查结果, 可知对于老年群体而言, 对智能手机拨打电话、通讯录、手写功能、收音机、健康监测、定位功能、闹铃、短信等功能较为需求。

  其次, 依据上述调查结果,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在满足一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尽可能进行降低使用频率较低且使用过程较为复杂的功能设置。结合老年群体对手机外观及功能的分析结果, 进行老年群体智能手机初步模型的开发设计, 以便为老年群体智能手机开发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在交互式智能手机设计过程中, 考虑到老年时期老年群体在键盘应用方面的困难,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语音交互的方式, 加强老年群体与智能手机产品之间的交互关系。即利用语音识别技术, 促使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识别、理解等环节, 将语音信号转化为对应的命令, 或者文本信息。随后结合语音合成技术, 以智能手机为平台, 促使老年群体摆脱键盘, 实现自身与电子智能手机间的亲密语音互动。同时考虑到人机交互中图形图像处理需求, 在语音合成对话的基础上,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逐步升级系统软件, 将最新信息传输至移动系统终端。并利用情感功能开发板块, 集成工程学、建筑学及计算机协作模型, 在电子产品装机原带交互功能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电子产品人机交互情感体验。如根据老年使用者所在区域进行周边信息自动搜索、根据使用者应用频率自动判定继续服务或暂停服务等。通过人性化设计, 可以进一步降低老年群体在电子智能产品使用阶段的难度, 充分满足老年群体体验感。

  再次, 为保证最终设计的电子智能手机完全符合老年群体需求,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语音识别系统内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体系。与计算机听写模块、电话网、互联网进行连接, 形成统一的语音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在计算机平台上, 设置小型化便携式语音编码模块, 为无线智能手机自动拨号、智能遥控功能的实现提供充足硬件支撑。

  最后, 根据老年群体不同需求, 电子智能手机语音交互式设计可以进行多个互动功能的开发。如对于知识水平不高且户外交流较少的老年群体,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语音基础应用为目的, 在电子智能手机内设置简单的重复发声。配合视觉图形, 可以在屏幕中展示文字、图像, 提高相关老年群体生活乐趣;而对于地方老年群体,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在电子智能手机内融入方言模板, 根据区域地理位置差异自动调整语音形式。同时在电子智能产品内显示语音及图形, 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体操作便捷程度;对于文化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电子智能手机使用基础的老年群体,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可以机器发音朗读的方式, 在内部设置跟读及拼写模块, 充分满足老年群体文字阅读需求。

  3. 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应用效果

  人机交互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将改变数字时代电子产品设计模式。首先, 互联网促使交互式电子产品设计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电子计算机硬件不断完善更新的背景下, 电子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升级, 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电子产品设计难度, 提高电子产品设计效率。

  其次, 人机交互式电子产品设计注重人与电子产品之间的信息交互, 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如电子产品设计人员与电子产品使用者之间、电子产品使用者与电子产品使用者之间等。通过将语音识别式电子产品或者更高级的电子产品与通信技术、互联网结合, 可实现多个电子产品使用者的远程指导。

  最后, 经过人际交互设计出的电子产品, 具有突出的个性化及可使用性, 不仅可以满足电子产品使用者的常规需求, 而且可以基于网络构建虚拟三维电子产品平台。实现定制式设计, 提高电子产品设计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 电子产品为消费类显示、移动、影像产品, 其整体研发应用受现代技术的直接影响。因此, 在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 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应针对消费电子产品技术性, 依据可持续发展、对等交互、系统设计原则, 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网络论坛及区域数据库信息, 进行全面分析评估, 保证整体产品开发过程与用户需求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