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金融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全新的金融参与形式,它并不是我们理解中的“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其中技术起支撑作用。什么是互联网思想呢?它代表开放、平等、协作和分享。通过移动互联网,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参与度更高、透明度更强、操作上更为便捷、中间成本更低的一系列特征。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起步并不晚,招商银行于1997年就率先推出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这仅比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晚两年。2013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这一年伴随着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引爆整个金融行业。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主要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在线P2P和众筹模式,这种模式以拍拍贷为代表。第二种是人们最早熟知的,涉及银行体系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人们最了解的支付宝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第三种便是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介入金融领域所形成的金融模式。第四种便是服务于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金融将对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造成强烈的冲击,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工日益淡化,混业经营以及金融脱媒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机制已经提出新的挑战。
二、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以及达到预期政策效果的传导机制,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受到挑战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中介环节,它是一些短期量化的金融指标,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及其他指标。互联网金融使金融指标与政策目标所要求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距离拉大了。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各层次货币间转化更为迅速和便捷,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加大,各层次货币的定义和计量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其次,随着电子支付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人们逐渐减弱对流通现金的需求,进而使基础货币量产生变动。同时,货币乘数的不规则变化使货币供应量不能被央行完全控制,增强了货币供应的内生性。最后,互联网金融的电子支付使货币乘数趋于不稳定,即使控制住了基础货币,也不一定能控制住货币总量,即使货币供应量达到目标中介指标值,也不一定能实现稳定货币的最终目标,互联网金融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与最终目标间的关系变得松散和不稳定。因此,货币供应量日益丧失作为中介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央行将更加强化利率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二)互联网金融削弱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策略手段,包括一般性工具、选择性工具和补充性工具,在这里我们仅结合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分析。
(1)法定存款准备金。如果央行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无疑将会缩小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大多都没有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计提存款准备金,主要原因是,互联网金融四种模式中,无论是P2P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还是互联网企业模式,他们的经营内容大多以中间业务为主,其中大部分不涉及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日益推陈出新,央行除了对其范围界定模糊外,互联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也尚未成熟。
(2)再贴现政策。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相比,再贴现政策的弹性相对大一些,商业银行还有其他的诸如出售证券、发行存单等融资方式。而如今商业银行为规避其资金紧缩,还可以通过发行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融资,使得再贴现率的波动性增强、作用范围缩小。实际上,互联网金融机构主要是根据发行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来决定其发行量,以适应满足客户的需求,与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基本不相关。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进一步削弱了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
(3)公开业务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相比,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优越性。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条件下,公开市场业务的效果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估测。由于大多数国家没有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计提准备金,互联网金融机构完全可以通过无准备金要求的网上金融产品的调整,来抵消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这种互联网金融机构根据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动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货币供给行为,也可认为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央行之间的博弈行为,最终可能使得公开市场业务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导向分析
上一篇:« 论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下一篇: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浅析 »
热门推荐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和优势
- 关于研究生论文查重率与学术诚信的探讨
- 提高SCI论文质量的关键技巧
- 电影技术与革新: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的技术革新对电影史的影响
- 写作入门指南:明确目的和受众群体,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进度,遵循学术规范和写作风格
- 环艺毕业论文选题与实践创新研究
- 论文质量提升的关键:清晰表达、逻辑连贯和细节完善
-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
- 哲学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措施
-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及预防研究
-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重要性及挑战
- 菌类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语言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展望
- 学术写作中副标题的重要性和规范要求
- 护理病人安全的研究与实践
- 论文字数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和控制技巧
- SCI论文润色机构的重要性和优势
- 撰写文章标题及摘要的技巧与要求
- 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数字化教育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