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学论文:价格竞争模型

时间:2024-04-10 12:29:19
关键字:价格 古典文学 常见 模型 竞争 论文 这个 通信
查看次数: 160 次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通信学论文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GSM移动通信制式的商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以其用户的移动性、终端的便携性、业务的多样性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移动通信业尤其是在2l世纪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2008年1月通信行业统计月报,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已经达到5.6亿之多,而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已分别建成了规模全球第一和第三的移动通信网络。

我国移动通信业的迅猛发展无疑得益于市场竞争的推动。移动通信行业由于具有典型的规模效益和需要巨大的资产投入而归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在该行业中,双寡头竞争的主体: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在业务的价格、品牌等各个方面展开了竞争,由于业务的替代性很强,价格竞争成了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无论从消费者的体会还是通信运营商的年报数据来看。移动通信业务价格一直处于下降的过程中。本文旨在通过实际计算构建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价格竞争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价格竞争情况进行博弈分析。以探寻价格竞争的均衡点.继而针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需求函数的构建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价格的持续降低推动了行业需求的不断提高,价格与需求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二是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价格差异的变动是导致二者市场占有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二者同样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在这两个假设基础上构建需求函数,在计算竞争双方价格对双方需求量的影响时,基本上可以规避移动业务需求的自然增长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根据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数据可以整理出二者以及行业的需求、价格、市场占有率以及价格差异等数据。

博弈论。英文名为game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侯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博弈双方面对一定的环境.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博弈问题多是建立在“个人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博弈有很多分类方法。根据博弈双方的次序可将博弈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根据双方对相关信息的了解.可将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根据博弈双方所获得的利益情况,可将博弈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

对于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而言,二者之间的价格战在很多时间均表现为互相降价,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有先后次序的降价过程。同时,双方的定价信息最终是公开的,而相关的经营信息尤其是设备类的投入也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因此二者之间可以认为是完全信息的博弈。另外,从实际情况来看,二者价格不断地相互变动.二者价格博弈表现为一种连续重复的博弈过程。

从2003年的基本情况来看.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平均价格分别为0.405元,分钟和0.332元,分钟。而通过以上计算所得出的双方获得最大利润的均衡价格为0.33元,分钟和0.30元,分钟,因此,双方均存在超额垄断利润。为争夺市场占有率.形成更大的规模效益,双方如果选择降价.均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以支持降价策略的实施。

TAG标签:通信价格竞争